•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星光摄小】每一颗星都闪亮•素养导向下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探索 ——南京市十四五规划课题《思维体验圈:基于逆向设计的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实践研究》推进会

浏览数量:21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朝阳路校区     发布时间: 2024-11-25      来源:本站


秋之美,在于辛勤耕耘与收获;教之美,在于教学研讨与提升。在这个落叶纷飞、果实累累的美丽季节,怀揣着对教育的热情和对孩子们的热爱,1121下午摄小集团校教师和区研训员齐聚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分校,开展以“每一颗星都闪亮——素养导向下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探索”为主题的南京市十四五规划课题《思维体验圈:基于逆向设计的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实践研究》推进会


第一节课由林飞宇老师、刘诗瑶老师执教《对称之美》,课堂伊始,林老师通过丰富的图片、折叠服装引导同学们观察发现对称之美,随后同学们把蝴蝶、天坛、战斗机的图形对折,比比折痕两边,交流发现,紧接着林老师出示各种形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验证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同学们发言积极,动脑动手又动口,气氛热烈,思维敏捷。伴随着同学们兴趣加深,刘老师以连线题中的折剪小动物导入课堂,引导同学们观察各类事物中的对称美,并指出对称不仅在书本里,更在生活中。同学们快速识别出剪纸中的对称图案,发现可以加入圆点、数学形状、纹路等创意装饰。掌握折剪诀窍,又有锦囊相助,同学们都剪裁出了布局合理、边缘规整、创意美观、充满生活气息的剪纸图案,交流展示时同学们侃侃而谈,自信大方,课程在愉快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第二节课例精彩继续,由孙欣老师和孙丽男老师共同带来的科学与美术跨学科课例《秋天的树叶》吸引了众多师生的目光。课堂上,孙欣老师首先带领学生们走近自然,观察秋天的树叶,她生动地讲解了叶落叶黄的自然现象,引导学生们感知秋天的色彩变化,探索树叶在自然界中的奥秘。孙丽男老师在孩子们了解叶子的不同外形与特征,后组织互动游戏“叶子拼图”,引导学生从外形、色彩、装饰纹样、美的形式等方面发现“树叶之美”,并指导学生们用美术将树叶定格在书签上。在孙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一张张精美的树叶书签。这些书签不仅展示了秋天的美丽,更凝聚了学生们的智慧和汗水。

一场别开生面的《京剧趣谈》课例活动更是将本场活动推向高潮,本节课由季颖佳老师、杨清霖老师和六1班的同学带来。季老师首先引导学生阅读《马鞭》选段,通过画线标注的方式找出体现马鞭趣味的语句。随后,通过播放京剧视频,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合作描述画面。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京剧道具的特点,季老师引入了“约定俗成”的概念,并总结了京剧道具虚实结合的特点。通过看课文二、三自然段,学生用表格梳理了其他道具的特点,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巧妙过渡到音乐互动环节,杨老师精心设计京剧展示(舞马鞭)、京剧人物猜想(黄忠)、京剧动作模仿等环节,并上场展示了京剧的亮相动作,介绍了圆场间奏《西皮流水》。在竖笛演奏《西皮流水》的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与老师共同完成了这一美妙的音乐表演。这一环节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到了京剧音乐的乐趣。


摄山星城小学费伟副校长带来主题讲座《素养导向下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探索》费校对三节课进行了点评,阐述了摄小在学科内的“问题解决”项目化学习以及多学科融合的STEAM学习等等跨学科实践探索。未来,我们依然会注重解决生活中真实问题的学科育人实践,从书本走向生活,从课堂走向自然,从学校走向社会,三个维度推动学习方式变革。


科学研训员高伟老师表示各学科不断探索跨学科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更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体验,让每一颗星星都能在教育的天空中闪闪发光。劳动研训员刘云珍老师点评道:课例展示精彩纷呈,足见教师功底,每堂课都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增强了知识经验的实际应用价值。

最后教师发展中心李六扣主任作总结发言,他表示,通过跨学科的学习,孩子不仅掌握了更多知识,还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且跨学科的教学方式也为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精神。

学科的边界,从来不是束缚教育视野的藩篱。当我们打破传统的学科壁垒,推动学科融合,为教育的广袤大地注入了一股蓬勃的活力。此次跨学科主题学习探索活动不仅是一次教学创新的尝试,更是一次教育理念的革新。它让我们看到了跨学科教学的无限可能,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决心,期待在未来的教育道路上创造更多的辉煌!


撰稿 陈诗思

拍照 汤彦

一审 李彩萍

二审 孙欣

三审 俞红



Copyright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信息中心维护 
 苏ICP备14051848号     ba苏公安网备 32011302320252  用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