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9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朝阳路校区 发布时间: 2023-10-24 来源:本站
从加入摄山星城小学的第一天起,丁老师就把“心中有爱”贯彻在一言一行中。她是学生们课堂上的老师,更是他们在校园里的朋友。办公桌前,她批改作业、研课备课,孜孜不倦、乐此不疲;语文课堂上,她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带领学生们进入文学世界;大课间操场上,她和那个心事重重紧锁眉头的同学手拉手地散步聊天,化解她的烦恼。除了用真心关爱学生,丁老师更花费了大量心血在探索适合自己班级的教学方法上,将心底这份对于教育和文学的热爱,转化为有效推力,实实在在地促进学生成长。
一、以文会友——创办班刊《采蜜集》
针对学生在写作上有畏难情绪、无从下笔的情况,丁老师用班刊为同学们打开了创作的大门。在阅读如管建刚、王崧舟等等教育名家的论文与教学札记的时候,丁老师发现他们都提到了“诗意教学”“班级小报”等关键词。
那时,她所带班级刚刚进入三年级,不会写作、怕写作,成了大家共同的难题。为了激发他们笔尖表达的欲望,她便尝试制作了一份班刊《采蜜集》。
班刊里不仅以单元为章节收录了全班的优秀作文,还加入旁批和总评,兴之所起时,和学生一起写“教师下水文”,激发了同学们参与写作、争写佳作的热情。
创办班刊导语“丁丁老师的心里话”,以写信的形式用真挚而亲切的口吻拉近了师生的距离,用专业又通俗的内容打破了学生对写作的误解。
每学期一期班刊,《采蜜集》如今已成为丁老师班级的特色。从最开始的薄薄的33页,到如今五万九千字的156页,学生们在写作上逐渐得心应手。慢慢地,不乏有佼佼者的习作走出了《采蜜集》,登上更大的平台“扬子晚报”。他们的文章、他们的声音有了越来越多的读者,越来越多的学生真的慢慢爱上了写作这件事。
丁老师说:“沉下心去与学生一起写作,这感觉真好。”
二、诗歌与远方——星城诗社负责人
担任中年段星城诗社负责人期间,丁老师也将诗社教学与本班语文教学相互联动,带领学生写诗歌、集诗集。在诗社开设了“平上去入——还能这样赏诗歌”主题活动,从诗歌声律、格式、体裁等不同形式方面欣赏诗歌;同时还开展了“诗人们怎么做?——当小小的‘我’遇到偌大的时代难题时”主题活动,引入时代背景,使学生代入人物,对比各个时代和诗人为人处世的选择。
不仅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与写作能力,更是用诗歌里的人生智慧在学生们幼小的心中埋下一颗种子,若干年后,也许在他们面对成年世界的彷徨与焦虑之时,仍能从儿时学习的诗歌中汲取力量、找寻方向。丁老师不仅教给学生书本里的知识,更将学生们的人格与人生纳入教育目标中。
丁老师知道,教育是有延后性的,实现这一教育目标的那一刻,也许并不在她的小小教室,也许在学生更广阔的人生课堂里。“但我也愿意去做。”丁老师总是这样说。
无论是做班刊、诗集,还是结诗社,丁老师都用爱将老师、学生、家长三方紧紧地团结起来,怀揣着对文学与教育事业的理想,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一步一脚印地前行,共同向着一个目标进发:为了学生更好的将来。
撰稿:邢媚娟
照片:丁灿
审核:谢霞
发布:吴倩
Copyright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信息中心维护 苏ICP备14051848号 苏公安网备 32011302320252 用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