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493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朝阳路校区 发布时间: 2020-10-22 来源:本站
10月20日上午,摄山星城小学朝阳路校区举行了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开题论证会。参与此次开题论证的有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何炳均、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科研员刘永强、栖霞区教育发展中心校长朱光成,及两个学校代表和课题组核心成员。
首先,由学校代表韩学红书记致欢迎辞,对三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当前学校的科研发展状况,期望通过本次开题论证工作,能推动学校科研工作再创新高。然后课题组分别进行汇报。摄山星城小学的葛庆婷老师对课题《思维导图促进小学数学知识构建的实践研究》进行了开题汇报,八卦洲中心小学的竺林主任代表课题组汇报了课题《基于品格提升的“郦岛小脚丫行走”课程系统建构》,两位老师分别重点介绍了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过程、研究方法,以及预期的研究成果等,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困惑。
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两个课题的研究价值和课题组前期所做的大量准备工作,并对课题的选题、课题研究的方向、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刘永强老师指出《思维导图促进小学数学知识构建的实践研究》课题选题角度新颖、有意义,通过课题的研究,让学生对数学的整体框架有清晰的认识,促使思维可视化。但关键词“小学数学知识构建”需要进一步界定,明确什么是“小学数学知识构建”,需要进一步精准的说明。课题《基于品格提升的“郦岛小脚丫行走”课程系统建构》需要明确课题实施理念,研究目标关注品格提升,聚焦责任意识、担当能力的具体表现,可分块列举,结合具体板块进行适时评价。
朱光成校长指出《思维导图促进小学数学知识构建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过程要具体化,建议课题主持人关注具体课题的实施操作,具体到时间、任务与人员,按照阶段及时研究,注意积累过程性资料,使之成为行之有效的阶段性成果。课题《基于品格提升的“郦岛小脚丫行走”课程系统建构》要在原有“鹂岛文化”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梳理,借鉴已有的文献研究,行成更具特色的研究课题,真正做好,做实,有目标,努力做成更高级别的课题研究。
何炳均副所长指出《思维导图促进小学数学知识构建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目标具体准确,在学校已有数学特色项目成果上进一步深入研究,有想法、有创新。研究内容扎根于学科教学,研究学生,促进了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但要进一步明确研究的内容,把研究重点放在课题的实施路径上,首先进行思维导图与小学数学知识构建的理性思考。同时指出,课例研究后还要继续进行案例研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课题《基于品格提升的“郦岛小脚丫行走”课程系统建构》研究内容要和题目贴合,可以考虑将题目进行调整,重新界定概念,以“课程实施”作为主要研究内容。结合实际,做好资源的调查与研究,同时要结合文献资料进行理性思考。课题组成员要积极参与其中,明确相关任务。
最后,韩学红书记结合本次两个课题特征和学校科研现状,请专家组更进一步指导远郊学校一线教师教科研工作要注意的事项。
朱光成校长指出,教师做科研,首先要深入学习,要结合学校的核心课题和规划项目来展开教育研究工作,做到入门得法;其次,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扎根在自己的学科,立足课堂,研究自己,研究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入和系统的反思,学会科研研究;三是一定要多合作,要与教研组同伴一起探究,合力推进,注重实效,让科研工作从个人经验型向学科高质量发展转变。
何炳均副所长也谆谆叮嘱大家,科研工作基于问题,基于需求,基于个人特色。一线老师的科研一定要立足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要从教育教学的实际出发,去寻找问题的源头和科研方法解决的突破口,这才是真科研、好科研。
本次开题论证活动在亲切、智慧、高效的氛围中推进。科研专家深入基层学校,为每个课题问诊把脉,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提升了基层学校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让教、研、训深度融合,不仅帮助教师找到科研方法,更使老师明白了自己在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缺陷及有待提高的空间。相信在专家的引领下,在全体课题组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两个课题、乃至两所学校的教科研工作一定会蓬勃发展的。
撰稿人:黄春燕
拍照人:黄春燕
审核人:韩学红
Copyright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信息中心维护 苏ICP备14051848号 苏公安网备 32011302320252 用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