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星光摄小】我校教师在区第二届教科研素养大赛中斩获佳绩

浏览数量:95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朝阳路校区     发布时间: 2021-01-05      来源:本站

近日,栖霞区第二届教科研素养大赛顺利落幕经过笔试、教科研成果(论文)评比、教科研微项目汇报三项比赛的综合评比,我校三位教师斩获佳绩。仲小燕老师获区教科研素养大赛综合一等奖,朱冬梅和刘豫皖老师获三等奖在理论测试单项竞赛中,仲小燕朱冬梅刘豫皖老师一、二、三等奖微项目汇报竞赛中,仲小燕老师一等奖,朱冬梅刘豫皖老师获三等奖。一个多月的精心备战之余,参赛老师们都有很多感悟,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三位老师的参赛感言吧。

仲小燕老师

仲小燕.PNG

周末微项目汇报结束的瞬间,我紧绷许久的神经终于有了些许放松。仔细回想备战这次教科研素养大赛的经历,直接跃入我脑海的两个词就是收获和感恩。

一、收获篇

紧锣密鼓的一个月让我的身体像海绵一样,不断吸取营养,收获满满。

一是笔试论文方面。通过这一个月紧锣密鼓的准备,我发现自己在提笔时常常思路枯竭,最大原因其实在于平时的输入少了,积累少了。作为年轻教师,勤学好问才能成长进步,但是在日常磨课上课听课后,难以坚持将反思收获及时记录下来作为教科研的素材。另外,要坚持认真对待每一次教科研机遇。态度决定一切。工作以后就不像上学时会有老师、父母时刻念叨和督促,需要我们更加自律自觉。

二是在项目答辩方面。我在汇报时的仪态需要进一步调整,汇报时要更放得开。由于时间有限,在汇报时我一定要将重点部分展现给专家评委,而不是一窝蜂地全部倒出。PPT上切忌大篇幅的文字呈现,用关键词或脉络图呈现主要内容即可。

二、感恩篇

说实话,我并不是科班出身,因为本科和研究生阶段我学的并不是师范英语,而是英语语言学,因此我在教育理论、教学理念以及教学实践方面还欠缺很多。很幸运的是,我加入了摄小这个和谐互助的大家庭。
    在准备的这一个月中,学校教科室以及英语组的老师多次对我指导和鼓励。很感谢韩书记手把手地教我如何写项目,让我知道项目和课题的区别在哪里,汇报应该如何呈现等,细到站姿、如何用词、PPT和口头输出如何同时着手准备等方面。我的师傅王娟老师在我最需要的时候倾囊相授,在我疲倦懈怠时给我加油助力;英语组陈焜老师在第一届教科研素养大赛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她将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英语组其他小伙伴们也在我最忙碌的时候帮我分担了部分教育教学任务。这个月我感觉自己享受了“众星捧月”般的待遇,常常让我在紧张的备战之余感动、温暖。
    素养大赛暂告一段落,我的内心是些许轻松了,但是更多的是收获和感恩。感恩摄小这一群可爱的人们,感谢区教师发展中心为我们青年教师搭建了教科研成长平台,在这个平台中我们遇见了智慧、有爱、励进的教科研团队让我有机会能够反思自己、改进自己、提升自己

刘豫皖老师

刘豫皖.JPG

很荣幸参加本次教科研素养大赛,从栖霞区线上培训、笔试及论文准备到最终的项目答辩,就像一场心灵上的旅行,我们在其中不断收获,不断成长,不断与精彩相遇。

一、学会做一名发现型教师。

生活中,处处留心皆学问,这是我们一直教给学生的道理,其实对于我们教师也是如此。作为一名前线教师,我们在教育生活中会遇到各种问题,面对这些林林总总的问题,我们也许该换一种角度来思考。其实每一个问题对我们来说都应该是一个机会,一种让自己提升能力与素养的机遇,作为教师,我们要做的就是具备一双敏锐的双眼,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归纳总结提炼,找到其中的共性和个性,探索教育中的规律,从而更好地避免重复问题的发生。学会发现问题,是我们迈向有意义的教科研路上重要的一步,也是我们引领智慧型教育的起点。

二、努力做一名智慧型教师

如果说发现问题是进行教育探索的第一步,那么开展教育教学反思研究更是我们教科研探索关键的一步其实发现这些问题时,我们就已经经历研究探索的过程,只不过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做一名反思性教师就需要我们将自己的认识上升到理论高度养成写随笔反思习惯,研读教育教学专著,掌握并运用教育教学理论及方法,分析教育教学情境除了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上的反思,我们还要有系统的深入型反思。日常反思性实践是碎片的、断续浅层的,而课题、微项目等引领的反思性实践,则系统的、深入的我们要学会反思,通过总结日常点点滴滴,查阅资料分析整理,借力同伴及专家的指导,不断实践探索,让我们的认识由浅层走向深入。

三、致力于做一名教育家型教师

饶主任在大赛动员会上,呼吁我们努力做一名教育家型教师,首先保持自己教育的方向性、政治性,有着身为人民教师的责任、使命与担当。我们的职业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因为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一个个活跃着的思维,是无穷无尽的知识因此想要培养出活跃富有活力、创造力的学生,我们每位教师也应保持教育观念的持续更新,努力让自身的教育技能的不断提升,让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这就要求我们消除工作中的浮躁心情,潜下心来研究,所以,走好自己的教育科研之路,在不断的点滴积累中,不断让自己获得专业化上的成长,同时,其实这也是我们不断涵养自己心灵的重要路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素养大赛虽然已经结束,但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教育科研之路还处于起始阶段,未来我仍会心怀教育理想,保持初心,坚定地在自己喜欢这块领域继续学习与阅读,坚持反思与写作努力实践,不断探索,让这场旅行不断延续下去。

朱冬梅老师

朱冬梅.JPG

只有经历了才有所体会,成长才是一个人最大的收获。

校内初赛到区里答辩这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清楚地看到了自己许多的不足,看到了自己在教科研方面的进步,这是最让我感到欣慰的,因为这是我的成长:在撰写教科研论文时,我知道了教科研研究来源于我们日常的教学生活中,目的在于通过不断地研究来解决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而不是为研究为研究;在探索并修改微项目申报书的过程中,我也更是明白教科研的科学性与严谨性,不断翻阅资料、更新理念,请求指导,反复修改;所以,我懂得了知识渊博,我之浅薄。

成功只光顾有准备会思考的人。所以,在接下来的教科研实践中,我将不断学习,勇于探索,学会反思,以期弥补自我的不足,收获进步与成长。只有敢尝试,才会有胜利的果实开花的一天,只要敢尝试,才会使人生更加灿烂,只有敢尝试,才能更上一层楼!


Copyright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信息中心维护 
 苏ICP备14051848号     ba苏公安网备 32011302320252  用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