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57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朝阳路校区 发布时间: 2024-05-31 来源:本站
为深化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提升师生心理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推动校家社共同担负起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责任。我校积极响应上级文件要求,开展“成长润心,温暖同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系列活动,切实推进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润心行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全社会都行动起来,共促学生心理健康。
一、落实五育并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为培育学生健康心态,营造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结合学生认知和年龄特点,开展了“成长润心,温暖同行”心理月系列活动,让不同年段的同学们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收获心灵的成长。
在全校落实开展每两周一节的班会课,培育学生热爱生活、珍视生命、自尊 自信、理性平和、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和顽强耐挫、坚忍不拔的 意志品质。并分年段组织学生观看心理电影,组织中低年级的学生观看《头脑特工队》引导学生识别和管理情绪;组织高年级学生观看《夏日友晴天》,引导学生如何建立良好的友谊。
在五年级开展时光慢递活动,书写是一种思考方式,写一封信给一年后自己,也是自我认知、自我察觉的方式;书写也是一种发泄的方式,给学生们排解情绪提供一种有效方式。
在六年级利用废旧报纸开展有趣的减压团辅活动《无敌风火轮》,培养学生协作协调能力和克服困难的团队精神。
心理月活动联动运动会、读书节、劳动技能比赛等,坚持积极心理健康导向,宣传并践行五育并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二、师生全员参与,提升心理健康素养
心理月开始伊始,在校领导的带领下,我校教师走进栖霞区特殊学校,老师们参观学校康复教室,实地观摩心理中心,走进感统教室,近距离感受孩子们的日常课堂,学习心理学知识,共同探讨普校融合教育时关注的方面,栖霞特校校长汤一梅校长也就心理异常学生的识别和特殊疾病的躯体化表现给出了专业的指导。
五月下旬,我校组织职初教师读书沙龙,就“校家社”协同联动,构建“育人共同体”方面进行理论结合实践的探讨,心理老师在读书沙龙中推荐了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的《持续的幸福》一书,希望老师们在工作中首先要用爱心和智慧去滋养自己,培养自身的积极心理品质,以获得持续的幸福,投入到“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工作之中。
我校推行的全员育人一直在按部就班地进行,借本次心理月活动的契机,展示全员育人成果,六(2)班导师洪雨吟老师在四年级开展《解忧杂货铺》的主题班会。
三、动员专业力量,开展心理健康科普。
积极组织教师、学生、家长观看“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大讲堂”、江苏省名师空中课 堂“苏 e 直播”心理健康专题课,宣传、科普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发挥学生心理健康专家组织和专家作用。
四、强化校家协同,形成社会广泛共识。
心理月期间,我校积极联合家长、社会力量,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讲、咨询服务,引导家长树立科学养育观念,理性设定孩子成长预期,关注孩子身心状态,呵护孩子心理健康。倡导家长将培育健康人格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需求,理解孩子的情感和想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耐心教育,用言传身教引导孩子。
四月下旬,我校邀请了东南大学脑科学专家杨元魁博士开展了《脑科学视野下的学生发展、学习与教育》专题讲座。杨博士依托深厚的多学科专业理论知识、扎实而深入的实践研究,整合了脑科学、教育学、心理学、营养学、生物学等学科知识,带领现场家长们一起深度了解儿童脑部的发育机制。用理论结合生活实际,从脑科学视野下解读了青少年情绪管理、注意力发展、睡眠管理、饮食与营养等问题,向家长们分享了家庭科学教育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五月下旬,我校邀请栖霞区风行讲师团丁之菁和许筱斐老师分别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分析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她们指出,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要善于倾听、理解和尊重孩子的需求,根据孩子的不同性格类型、学习风格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关爱和期望,以促进家庭和谐,提高育儿效果。
撰稿人:潘涵
审核人:陈卢
发布人:吴倩
Copyright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信息中心维护 苏ICP备14051848号 苏公安网备 32011302320252 用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