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6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朝阳路校区 发布时间: 2024-12-24 来源:本站
金陵城东,栖霞山脚下,有一所70年建校历史的摄山星城小学,学校坚守“闪亮每一个”的教育初心,努力办家门口的好学校。学校加强教研组建设,推动语文教学改革,在学科建设、队伍培养方面起到了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语文教研组不断总结经验,优化教研组的研究质态,努力提升整体业务水平,教师专业成长加速度,主要体现在六大行动上:
一、思想引领提升行动
针对本组教师老中青结合的现状,以学立教,以研促改,鼓励大家勤反思,勇实践,从“有经验”转向“有思想”。
1.“四合”文化浸润。结合校情,实施融合、结合、补合、联合的“四合”优化策略,从便捷、情趣、经济、高质四个层面重构教师的阅读文化,使阅读成为语文教师的常态。三年来,共读了《学记》《低年级语文怎么教》《牛教师教阅读》等40多本书籍,形成“展示+分享+互动”多维模式,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2.“四精”微格培训。依托“相约星期二”,进行“四精”微格学习,即:“精准目标”“精选方法”“精细过程”“精彩活动”,让教师们既统揽全课,又快速入格;抓核心点,突破重难点,提升自我效能。近三年,共开展了近30期语文专题研讨,如第160期“相约星期二”,围绕“词语理解”开展微格研究。
3.“四化”研学实践。坚持四个标准:课程化、层次化、多样化、规范化。每年组织教师参加现代与经典名师教学观摩,参加江苏省乡村教育联盟、亲近母语等活动,开展“读研观思行”系列分享活动,引导教师拓宽视野,对话名家。
二、分层培养赋能行动
教研组是教师成长的孵化器,以“优秀+特长”为目标,做好四级梯队培养:职初教师合格化→新秀教师拔尖化→骨干教师领军化→优秀教师名师化。
三、教学常规重建行动
教学常规管理涉及教学全过程,是教育教学中最基本、最关键的工作。加强语文组教学常规管理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
语文组研制《语文课堂十常规》,涉及候课、准备、听讲、读书、书写、倾听、合作、发言、教具、教态等课堂细节,注重渗透“资源使用与建设、环境支持和创设、教学管理与评价”。此外,开展教学常规督查行动,课堂学习常规研讨活动,从框架到细节层层落实,这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语文教研组围绕“五知三寻”,扎扎实实备好课。一知课标,二知教材,三知师生,四知教法,五知学法。一寻思路,二寻核心,三寻讲练点。通过组内研讨,制定了我校语文教研组备课细则,以及“启智课堂”观察量表(包括学生和教师)。
语文组要求每位教师“写好字、说好话、作好文”,做到“日日有展示、次次有反馈、月月有专项”。如:“写好字”是练粉笔字,每天展示粉笔字,教研组及时对作品进行点评和反馈,每月进行专项的写字指导。
四、校本教研高效行动
长期以来,语文组坚持“主题式”集体备课,即以一定的主题为中心而开展的集体备课形式,强调的是教师的独立思考与合作共赢
“主题式” 集体备课不仅促使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工作意识,营造了积极 向上的教师团队氛围,更有效提高了教师的备课热情,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从2005年至今,我校语文教研组进行了长达15年的乡村儿童阅读探索历程,取得了一些殊荣:江苏省课程基地建设学校、南京市书香校园、南京市乡村阅读联盟校等。我们不满足现状,不断地反思与建构,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落地。
读前推荐课:从教材选文入手,拓展课内外阅读书目;
读中指导课:教会学生阅读方法,开展各种体验活动;
读后分享课:小组交流,再全班分享,营造阅读氛围。
教研组全体成员通力合作,智慧碰撞,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出了“三化”策略:整书阅读课程化、思维过程可视化、读写作业作品化。开学初,各班商讨确定课本剧,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改编剧本。课余时间,学生选择伙伴,分小组排练。学期结束进行班级、年级、学校3个级别的评比,全校师生参与投票,评选出最佳导演、最佳主角等多个奖项。我校兴建了“星光剧场”,自2013年以来,每年一部精品儿童剧,面向社会展演,受到广泛赞誉。2021年学校创编的儿童剧《口口相传》,在“汉字文化节”节目展评中获区级二等奖,视频作品《品汉字之美 承汉字之韵》也荣获区级二等奖。我校语文教师开发了适合学生诵读的校本读物——《书韵》。清晨,师生诵读经典,朗朗书声开启美好的一天。现在,全校学生不仅会背《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还积累了“中华成语”“声律启蒙”“现代美文”“名言警句”等。在栖霞区诗歌创作竞赛、经典朗诵比赛中,我校学生屡获佳绩。房铭勋同学荣获区级演讲比赛特等奖,姜芷冉荣获区级演讲比赛一等奖。在落实语文核心素养中,把文化自信植入学生内心。
五、前瞻项目引领行动
本教研组坚持将守正与创新相结合,让阅读成为一件美好的事。以2020年获得的南京市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关怀乡村儿童精神生活的学科阅读育人行动》为依托,积极投身到教育革新实践中去,通过建设阅读环境、设置阅读课程、实施阅读活动、共建家校阅读生活四个方面,逐步形成“生活化”“信息化”“活动化”的教学特色。
(一)生活化
围绕“爱自己”“爱他人”“爱家乡”“看世界”四个主题,开展跨学科阅读活动,丰富乡村儿童的阅读生活,打好精神成长底色。
通过调查研究,从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实践中梳理出四个大主题下的细化主题,通过每季一事的行动方案进行体验,充分利用民防馆等资源,结合学校的儿童剧特色实施情境路演,贯通“知情意行”,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的合力,推动学生真实生活情境下的阅读生长。
实行四级阅读时间安排,激发学生持续阅读动力。 日日读:每日30分钟家庭亲子阅读;
周周读:一周一次家校共读活动;
月月读:教研组每月一次开展“图片漂流”活动;
年年读:好书推荐、图书跳蚤市场、作家进校园等。
广泛调研,厘清关怀乡村儿童精神生活的学科阅读育人成长性评价体系所需的合理性指标,从“维度、梯度、活度、效度、温度”五方面,设计儿童学科阅读成长评价手册。定性观察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关注每一位学生,建立阅读成长数据库,让阅读留痕,记录生命拔节的过程。
(二)信息化
建设“互联网+”阅读平台。学校公众号设立“星娃作文”“星娃讲故事”等微信推送专栏,发布学生“特色阅读”课上的成果,激发阅读热情,提升阅读自信心和成就感。
(三)活动化
从形式、内容、审美三个方面提炼主题,通过主题诵读积累、项目式教学、语文+跨学科融合的方式,丰富学生语言实践,丰厚文化底蕴。每天下午的课后服务时间,各年级开设属于自己的特色课程,如:课文遇到小古文、走进杜甫、快乐读写绘、我为山河做代言、牛郎织女“戏”相逢等,引导学生通过沉浸式阅读,勤思考,善合作,乐研究。
六、满载收获启航行动
为生命蓄力,为成长赋能。语文教研组团结奋进,为学生打下坚实知识技能基础的同时,实现“成长有目标、学习有方法、发展有力量”,促进每一位学生的高质量发展。近三年,指导学生在各级各类语文活动竞赛中获奖40余人次。家长、学生对本校语文教育教学的满意度高达97.3%。
三年来,教研组承办了7次区级活动,区级以上公开课(赛课)、讲座共25节次,获评区学科带头人、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区班主任等多项荣誉称号60余次,省市区级期刊发表论文或获奖26篇,学科组研究课题9个。
教学征途路漫漫,吾将上下而求索。语文组全体教师坚守教育初心,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创新,继续践行六大行动,用最朴实的脚步,走出扎实的教研路。
撰稿:语文组教师
拍照:语文组教师
一审:张雪萍
二审:万大康
三审:宋德琴
Copyright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信息中心维护 苏ICP备14051848号 苏公安网备 32011302320252 用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