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29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朝阳路校区 发布时间: 2025-04-24 来源:本站
为探索数概念教学新样态,摄山星城小学朝阳路校区低段数学教研组近日以“认识100以内的数”为主题开展同课异构跟进课教研活动。通过双师课例展示、专题讲座、深度研讨等形式,构建起情境浸润—具身操作—思维进阶的教学范式。
4月15日下午王丹教师以绘本《小老鼠吃汉堡》为情境,通过三个层次递进的活动展开教学:1.多元表征悟本质:学生用计数棒、小方块、算珠等学具多维度表征“23”,在对比中自发发现“2个十和3个一”的共性,建立数位概念;2.自主建构探规律: 提出“你想拨出哪些二十几?”开放性问题引发全员操作;3.突破难点启思维:聚焦“几十九添1”关键点,通过算盘突破“满十进一”,动手操作中直观理解位值原理。
接着全组教师观看学习邢丹老师执教的课例《万以内不进位加》,对比剖析不同学段数位算理的教学策略。
课后研讨中,老师们充分肯定课堂三大亮点:情境创设趣味化,以绘本贯穿始终;活动设计层次化,从具体到抽象;难点突破可视化,建立位值表象。同时提出建设性建议:增加学生展评环节,通过“小老师”对话深化理解。
4月17日的进阶课堂中,沈睿老师以“几十九添1”为突破口,构建起思维训练的立体网络。通过“29→30 49→50”的拨珠挑战,教师以连环追问引导学生观察算珠变化轨迹,在生生互动、师生对话中自然生成数学概念。课堂摇身变成数学魔法实验室,孩子们在计数器与学具的交替操作中,亲历从具体形象到抽象符号的思维飞跃。
接着宋雨荷老师带来讲座《从实拨到心算的桥梁——珠像图的建构》系统阐述了珠像图在数运算教学中的支架作用。
在课后研讨中,教研组对本节课教学设计给予充分的肯定。整节课课堂生生、师生互动更加活泼,课堂组织形式与方式有进阶,巧妙将数珠融合,回归数学本质。同时又将数学中的25至29在计数器和算盘的表示形式进行区别,进一步增强珠像图的表象,形成珠像记忆。
数的概念教学要像拨动计数器一样层层推进,本次教研通过课例观摩与深度研讨,为低段数感培养提供了可借鉴的范式。数学组将继续深耕“具身认知”理念,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在操作与体验中自然生长。
撰稿:魏敏
拍照:汤彦
一审:宋德琴
二审:王娟
Copyright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信息中心维护 苏ICP备14051848号 苏公安网备 32011302320252 用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