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星光摄小】基于真情境的教学策略的研究 ——摄山星城小学朝阳路校区科学组第三次教研活动

浏览数量:18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朝阳路校区     发布时间: 2025-06-13      来源:本站

AR技术让千年琥珀里的昆虫在掌心复活,当AI助手将法布尔的《昆虫记》化作智慧对话。一场融合科技与自然的沉浸式学习在摄山星城小学展开。武瑞涵和孙欣老师分别进行了《“庞大”的家族》课堂展示。

武老师的课堂以翩跹的蝴蝶为序曲,瞬间点燃学生的观察热情。学生们踊跃分享蝴蝶的身体结构特征,在交流中初步感知昆虫的结构特点。贾老师顺势用投屏、AR昆虫软件引导学生探讨观察与记录方法,用AI软件(豆包)搭建起学生与法布尔爷爷的“对话”桥梁,深入了解昆虫家族“庞大”的真正含义。


孩子们拿到昆虫标本,用放大镜观察、用画笔描绘昆虫,并用文字描述昆虫。在描述昆虫身体的共同特征环节,AR昆虫软件大显身手,将微观特征立体呈现,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各小组化身“昆虫工程师”动手制作昆虫模型,并开展“你来描述我来猜”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学会了如何准确地描述昆虫的特征,运用所学知识辨别不同的昆虫。

孙老师的课堂上,同学们通过观察昆虫标本、归纳昆虫特征、动手制作模型等环节,化身为“小小昆虫学家”,开启了一场奇妙的科学探索之旅。


课堂伊始,同学们手持放大镜,围坐在摆满昆虫标本的展台前,兴奋地观察着蝴蝶、蚂蚁、甲虫、蜜蜂等形态各异的昆虫。老师通过问题引导:“昆虫的身体有哪些共同特征?它们的触角、足分别长在什么部位?”同学们一边记录观察结果,一边热烈讨论,逐渐发现了昆虫的“核心密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拥有一对触角、三对足,多数还有两对翅膀。

观察结束后,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思维导图归纳昆虫的共同特征。老师直观展示了蜘蛛、蜈蚣等非昆虫动物,引导大家对比分析:“蜘蛛有八条腿,蜈蚣的腿更多,它们属于昆虫家族吗?”在“找不同”的游戏中,同学们迅速掌握了判断昆虫的“黄金法则”,并总结出昆虫“三体段、六条腿”的关键特征。科学探究的逻辑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在互动中悄然提升。

《庞大的家族》一课不仅让同学们掌握了昆虫的科学知识,更激发了他们对自然的好奇心与探索欲。科学组将继续以“做中学、玩中学”的理念,为孩子们播撒热爱科学的种子,让科学的萌芽在童年茁壮成长!

本次教研活动既呈现出诸多亮点,也开展了深刻反思。我们在跨学科概念理解及AI技术应用探索;精准把握课标,精心设计问题,锤炼语言表达,能够让我们在教学引导中抓住关键,启迪学生思维;“前概念诊断” 环节,就像是为教学装上了精准的导航,使后续的观察、探究等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助力我们精准抵达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彼岸。

撰稿:武瑞涵

拍照:听课老师



Copyright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信息中心维护 
 苏ICP备14051848号     ba苏公安网备 32011302320252  用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