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76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朝阳路校区 发布时间: 2021-09-29 来源:本站
随着社会的进步,法治与道德教育更深入人心。从低年龄段的学生出发,树立与培养正确价值观,对于学生后续生活与学习有着积极的影响。为了使教师应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改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2021年09月28日下午,在摄小朝阳路校区进行了《道德与法治》校本教研。本次活动共分为三个环节:课堂展示、评课议课、微课观摩。
课堂展示
活动伊始,苏老师执教的二(上)第3课《欢欢喜喜庆国庆》,以歌曲导入,创设情境,学生谈感受引出课题;联系生活了解国庆节由来;苏老师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国家意识,理解国庆节的由来及含义,崇敬革命英雄,并对其深怀敬意;能识别自己国家的象征,“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并在实际行动中做到会唱国歌,自觉遵守升国旗时的基本礼仪;初步培养学生参加节日活动的能力,能从日常生活中积累学习资源,主动探索,能用自己的方式,通过自身的努力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苏老师的课堂教学层层递进,螺旋上升。展示课后,苏老师阐述了自己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各环节设计理念。下课后又观察学生的排队情况进行及时的矫正与巩固,将这节课所学到的真正落实到实处。
评课议课
之后,桂老师对苏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各位老师一致认为苏老师的这节课结构清晰,联系现实社会,巧妙使用动画视频,教学内容生活化,使孩子想学、乐学、好学。
微课观摩
最后,吴秀玲老师组织老师们观看了《欢欢喜喜庆国庆》微课视频。视频教学设计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以学生的已有认知为起点展开教学,提高实效。让学生大胆猜测,说一说国旗的相关知识,激发自主探究的兴趣。每一个中国人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升起时,内心都会无比激动。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加强情感体验,以他人的情感体验来触动学生的情感,努力向儿童的现实生活靠拢。爱国情感升华后,再进行升国旗的礼仪教育,可谓水到渠成。
本次校本教研老师们学会了应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改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将道德与法治教育延伸到课外,使抽象的内容更加直观具体,进而加强学生道德品质与法治素养。
撰稿人:鲍秋菊
拍照人:鲍秋菊
审核人:杨清霖
Copyright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信息中心维护 苏ICP备14051848号 苏公安网备 32011302320252 用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