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星光摄小】聚焦作业设计 落实“双减”提质 ——“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与评价的专题研究活动(二)

浏览数量:296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朝阳路校区     发布时间: 2021-11-17      来源:本站

1116日下午130,“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与评价的专题研究活动在摄山星城小学朝阳路校区如期举行。参加本次活动的有摄山星城小学教学校长施震、栖霞区小学东部共同体第一学段全体数学教师。

本次教研活动由李景平主任主持,分为三个环节,分别是课例展示、作业设计解析及专题指导。

课例展示篇

曹老师课例.jpg

陈蒙蒙、曹扣霞刘新叶三位老师分别执教三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课时、二年级《认识线段》和三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二课时。

陈老师以小猴摘桃劳动生活情景提出问题,学生从中获取数学信息,让学生经历列表整理信息的全过程,再通过“寻求策略一解决问题一发现规律”的系列活动,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列表整理数据信息策略的价值,并产生这一策略的心理需求,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曹老师从“找、折、滚、想、画”这几个环节入手,带领学生认识并体验到线段的特征,针对学生的特点展开精准教学,本节课中,曹老师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找线段、欣赏生活中的线段、利用圆形纸折线段,诸多此类的活动让学生感知线段也存在我们的生活中,充分地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刘老师以例题作为切入点,放手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式分析题意,在汇报中明确线段图的简洁性,加深对数量关系的分析理解。不管是哪种方式,都是由两个相关联的条件出发分析题目,从而解决问题。通过题组对比,加深学生对从条件想起的体会。 本节课在刘老师的引领下,学生充分地展示交流,能够自主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作业设计解构篇

曹老师作业解析.jpg

三名执教教师对他们的课时作业设计进行解构。

陈老师设计作业时分步递进、建立模型,加深学生对从条件想起这一策略的理解,并体会到在解决问题过程这一策略的价值。

曹老师提出从“知识传递”到“素养提升”的看法,不以题量论成败,基于基础性、综合性、整合性、发展性设计课时作业。

刘老师以呈现多样的线段图形态着手,联系实际生活情境设计学生课时作业,并且以提升题结束,使学生思维能力有所训练。

专题指导篇

施校指导.jpg

施震校长做总结点评,施校就评判一节好的数学课的标准这一话题与大家进行交流,施校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看法:学习真发生、思维真进阶、课堂真效果,要做到这三“真”,施校提出必须处理好学与教、实与新、主与次、讲与练这四大关系,抓住重点,大踏步的由教得向习得迈进。

本次数学教研活动,搭建了教师交流展示、学习提高的平台,大家在交流汇总不断深化对“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的认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撰稿:胡文静

拍照:邵敏、李定蓉

审核:  


Copyright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信息中心维护 
 苏ICP备14051848号     ba苏公安网备 32011302320252  用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