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星光摄小】“真探究,真科学”—栖霞区小学科学教研活动

浏览数量:105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朝阳路校区     发布时间: 2021-12-03      来源:本站

    2021年12月2日,本学期栖霞区“真情境,真科学”小学科学教学研讨活动在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天佐路校区一楼阶梯教室进行。本次活动是由三位年轻老师张心怡,张玉佳和曹玉莲分别围绕主题“真情境,真科学”进行的课堂教学展示和孙欣老师的主题演讲组成。

张心怡老师上课.jpg

    第一节课是由张心怡老师带来的《做一杯奶茶》一课,本课根据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固体与液体”中“认识液体”一课改编而成。张老师通过做一杯奶茶引入并贯穿整节课,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现液体的性质,分析液体的特征,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并能知晓液体有各种各样,选择合适的液体非常重要。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奶茶并不陌生,但是普遍没有做奶茶的经验,故在活动中如何使用工具测量液体的体积与质量成为思维的聚焦。通过做一杯奶茶既激发了学生的乐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张玉佳老师上课.jpg

    第二节课由张玉佳老师带来《人的呼吸》一课,本课以新冠肺炎作为导入,先让学生观察新冠肺炎病人病历,充分感受呼吸现象,活化对呼吸活动的感性认知,再对呼吸系统的结构产生疑问。通过阅读资料卡,进行前概念的补充,完善对呼吸系统各器官的概念认知,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工作流程。最后通过传感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呼吸前后空气成分的变化,在实验中寻找答案。

曹玉莲老师上课.jpg

    第三节课由曹玉莲老师带来《常见的岩石》一课,这节课是以印章雕刻为贯穿,通过对刻印章的岩石应该具备什么特征进行一系列的探索,引导学生聚焦于观察与描述常见岩石和矿物的性质。学生在一步步的尝试中通过工具对岩石进行滑刻了解岩石的硬度等级,通过观察和触摸了解岩石的颗粒大小、颜色、气孔等特点。再通过不同岩石的特点去进行选择,找出最适合雕刻的岩石。

    在三节课后,孙欣老师围绕“让科学思维在真实项目中走向深刻”的主题进行了演讲,介绍了先进的“PBL项目模式”。先就探寻何谓“项目化学习”,常态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聚焦低年级段科学项目化学习三个方面进行了讲解。再就教师们如何在日常教学中贯彻演讲主题,如何进行关注和研究进行了指导。

陈晨老师点评.jpg

    到了评课环节各个学校的老师各抒己见,给几位年轻教师提供了不同的意见。最后南京市科学学科带头人陈晨老师对今天的课程进行了点评和总结,赞扬了三位老师的教学和课前的辛苦准备,充分肯定了系列教研的成果。也强调了在“真情境,真科学”的教学中不能只关注情境的建设,目标的设立和课堂的安排也很重要,不同的课有不同的需求。

    路漫漫其修远兮,在科学教研的路上我们区教师并不会因为一次教研的结束而停止,一定会利用课余时间努力充实自己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科学教师。

撰稿:肖佳昊

拍照:肖佳昊 许晗

审核:王娟


Copyright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信息中心维护 
 苏ICP备14051848号     ba苏公安网备 32011302320252  用户管理